加快建设补“短板” 依托技术抓质量
-----内部质量诊改平台(及混合式教学项目)建设情况
以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,加快信息化建设是学校特色发展所需,也是学校优质校建设的重要内容,今年是我校改革发展的重要之年,也是我校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之年,信息化建设紧盯信息化发展先进技术,立足实际,打造特色,全面融通,提升水平,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。
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,根据学校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工作部署和学校2019年党政工作要点,我们认真学习贯彻全国、全省教育大会精神,以“开局就是决战、起跑就是冲刺”的劲头,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项目建设。年初,信息办和质量办在认真分析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情况,紧紧围绕学校教学管理需要,确定建设内部质量诊改平台(及混合式教学项目),作为今年优质校建设重点项目,两个部门高度重视,质量办领导和信息办组成工作小组到重庆、贵州省有关学校开展学习考察,结合我校实际,进一步明确了项目建设技术方案.

在信息办和质量办的共同努下,先后完成了项目设计、论证、调查、审计等工作,目前顺利进入招投标环节。本项目是在学校的教学、管理、科研和生活等方面大量使用信息化的同时,建好数据采集基础环境,储存海量校园基础数据,推动校园大数据应用,积极开展校园大数据应用平台建设,实现智慧管理和智慧教学。在我校现行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基础上,以信息化管理平台为基础,以诊断与改进为手段,完善质量标准和制度,逐步实现教学质量状态数据的源头采集、实时采集,确保数据及时准确。建立智能化的质量监测、分析、预警平台,依托云计算、大数据、物联网、感知等现代信息技术,建立大数据智能分析平台,随时关注反映关键要素(标准)即时状态的主要表现指标,及时发现问题、偏差,发出预警,实施调控、改进。促使我校在学院、专业、课程、教师、学生五个层面建立起完整且相对独立的自我质量保证机制,形成全要素网络化、信息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。通过诊断与改进,推动我校教育教学的改革和进步,最终建成一个开放、多元、人文、智慧、高效、安全、和谐的智慧校园,为学校实现战略发展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持,实现学校教学、科研、管理、师生生活的信息、资源、流程、服务全过程、全方位的信息化,达到提升教学质量、提高人才培养水平,优化管理流程、提高工作效率,提升服务体验的目的;使得我校信息化整体水平与学校的业务发展定位一致,整体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,并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。

本项目在学校已经初步完成和正在规划建设信息化项目“贵职云”综合服务平台(含统一数据中心、统一门户、统一认证)、人事系统、教务系统、招就系统、迎新系统、学工系统、宿管系统、资产管理系统、财务管理系统、协同办公系统、一码通系统、终身学习网基础上开展建设,包含混合式教学平台和质量保证平台。通过该项目建设,达到以下目标:弥补学校课堂教学监控及数据采集的缺失;推动网络与课堂融合,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改革,提高教学质量;以诊改为契机,倒逼信息化应用,完善数据治理;实现质量目标设定、监控与及时预警提醒,对教学相关内容实时画像,帮助领导科学决策,推动我校的教育教学及管理水平的提高。
网信办
网络与信息中心
2019年6月24日